明朝时期,通过福建的水手和商人间的运作,烟草由菲律宾将烟草传入我国,那个时候烟草也被称为吕宋烟。明万历年间的《露书》就出现了这样的一条记载:“吕宋国出一草,曰: 淡巴菰,一名金丝醺,烟气从管中入喉,能令人醉,亦辟瘴气,捣汁可毒头虱。初,漳州人自海外携来,莆田亦种之,反多于吕宋。”随着商品贸易,烟草很快北上江浙地区,并拥有了大批拥趸。但是,征服的脚步还在继续,沿着京杭大运河,跨过划分南北的秦淮,一路向北,继续在山东河北等地扩张,直抵大明朝的京师帝都。北京的烟草市场兴盛,和驻守当地的军队,关系颇为密切。明末时期,女真崛起,天下大乱,朝廷与满洲在辽东对峙,军队调动频繁。或许是士兵们借着烟草来缓解疲于奔命的紧张与疲倦,或许是军官借着烟草来消除战场的焦虑情绪,一时间的大明军队,吸烟的习惯蔚然成风。
明末吴伟业在《绥寇纪略》中记载,明熹宗天启年间,在市井中流传过一首童谣,里面有一句“天下兵起,遍地皆烟”。同时,民间还流行一种说法,说自永乐以后的皇帝,都是燕王朱棣的子孙,而京城又是“燕京”,“烟”与“燕”谐音,因此,“吃烟”就是“吃燕”。当时的大明王朝,已经呈现出大厦将倾之势。崇祯在恐慌中,愈发迷信。但不管是不是这么个原因,崇祯十二年(1639年),坐不住的崇祯颁布了一道禁烟令:“己卯,上传谕禁之,犯者论死。”吃个烟就得死,更不要说贩烟等行为了。所以,京城的烟桌尽被收缴,烟民再也不能光明正大吃烟了。就在禁烟令下发不久,有一个外地举人顶风而上,携烟进京,并暗中高价售卖。结果被禁烟小分队抓获,次日便斩于西市。可见当时禁烟决心之大,律法之严。然而,崇祯的禁烟令却很快失败了,这是为何呢?就在崇祯禁烟的这一年,明将洪承畴正在抵抗满清。他在收到禁烟令后,立刻上疏崇祯,说辽东苦寒,兵士抽烟,既能提神又能保暖,对带兵打仗十分有利,希望皇帝体恤兵士,允许他们吸烟。洪承畴这样说,因公也是因私,因为他自己就是个老烟枪!因此,他利用崇祯需要他到关外抵抗后金的心理,向崇祯提了这项要求。崇祯生性多疑,手下又无可用之人,本来不想同意洪承畴这条要求,可是他又担心洪承畴因此对他不忠,左思右想,最后还是答应下来。既然军中不禁烟,朝中大臣们当然也就不把禁烟令当回事了。后来,民间也渐渐吃烟日盛,最终崇祯禁烟失败。